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福建省“十三五”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
閩政〔2017〕29號
各市、縣(區)人民政府,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,省人民政府各部門、各直屬機構,各大企業,各高等院校:
現將《福建省“十三五”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》印發你們,請結合本地區、本單位實際,認真貫徹執行。
一、充分認識“十三五”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。當前,我省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,產業結構優化明顯加快,能源消費增速放緩,資源性、高耗能、高排放產業發展逐漸衰減。但必須清醒認識到,隨著工業化、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消費結構持續升級,能源需求剛性增長,資源環境問題仍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之一,節能減排依然形勢嚴峻、任務艱巨。各地區、各部門不能有絲毫放松和懈怠,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,下更大決心,用更大氣力,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,切實將節能減排工作推向深入。
二、堅持政府主導、企業主體、市場驅動、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。要切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,綜合運用經濟、法律、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,著力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,落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節能減排負總責、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的工作要求。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,嚴格執行節能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,細化和完善管理措施,落實節能減排目標任務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,加大市場化機制推廣力度,真正把節能減排轉化為企業和各類社會主體的內在要求。努力增強全體公民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,實施全民節能行動,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、共同促進節能減排的良好氛圍。
三、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。要嚴格落實目標責任,省政府每年組織開展設區市人民政府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,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、目標責任考核、績效考核、任職考察、換屆考察的重要參考。省經信委負責組織推動節能降耗工作;省環保廳主要承擔污染減排方面的工作;省國資委要督促指導所出資企業做好節能減排工作,并將所出資企業節能減排工作完成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內容;省統計局負責加強能源統計和監測工作;其他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,密切協調配合。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要立即部署本地區“十三五”節能減排工作,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責任、分工和進度要求。
各地區、各部門和省屬企業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,結合實際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,明確目標責任,狠抓貫徹落實,強化考核問責,確保實現“十三五”節能減排目標。
福建省人民政府
2017年7月28日
?。ù思鲃庸_)
福建省“十三五”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
一、總體要求和目標
(一)總體要求。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會精神,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,認真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緊緊圍繞統籌推進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,牢固樹立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的發展理念,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,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,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動力,堅持政府主導、企業主體、市場驅動、社會參與,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社會,確保完成“十三五”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,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,促進經濟轉型升級,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,為“再上新臺階,建設新福建”奠定堅實基礎。
(二)主要目標。到2020年,全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6%,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4500萬噸標準煤以內。全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58.4萬噸、8.2萬噸以內,比2015年分別下降4.1%、3.5%;化學需氧量和氨氮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達到2.14萬噸、0.3萬噸,且各年度減排量不低于每年20%的累計進度要求。全省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33.8萬噸、37.9萬噸以內,且各年度排放總量不得超過此排放水平;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達到3.5萬噸、4.6萬噸,且各年度減排量不低于每年20%的累計進度要求。
二、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
(三)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。深入實施《福建省實施〈中國制造2025〉行動計劃》,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,促進制造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、服務化。構建綠色制造體系,推動綠色產品、綠色工廠、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全面發展,壯大綠色產業。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,不斷優化工業產品結構。支持重點行業改造升級,鼓勵企業瞄準國際同行業標桿全面提高產品技術、工藝裝備、能效環保等水平。嚴禁以任何名義、任何方式核準或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增加產能項目。強化節能環保標準約束,嚴格行業規范、準入管理和節能審查,新建高耗能項目能效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,對電力、鋼鐵、建材、有色、化工、石油石化、船舶、煤炭、印染、造紙、制革、染料、焦化、電鍍等行業中,環保、能耗、安全等不達標或生產、使用淘汰類產品的企業和產能,要依法依規有序退出。
牽頭單位:省經信委、發改委、環保廳;參加單位:省科技廳、財政廳、國資委、質監局等
(四)加快新興產業發展。加快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裝備、新能源汽車、生物與新醫藥、節能環保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海洋高新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,推動新領域、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業態、新模式蓬勃發展。進一步推廣云計算技術應用,新建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能源利用效率(PUE)值優于1.5。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,以提升產業裝備水平、推廣節能環保產品、創新產業經營模式為重點,突破能源高效與梯級利用、污染物防治與安全處置、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,著力實施節能環保重點工程。鼓勵發展節能環保技術咨詢、系統設計、設備制造、工程施工、運營管理、計量檢測認證等專業化服務。打造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基地,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節能環保龍頭企業。到2020年,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力爭提高到約15%,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2%以上、力爭達到45%。